查古籍
氣淋者,腎虛,膀胱受肺之熱氣,氣在膀胱,膀胱則脹。肺主氣,氣為熱所乘,故流入膀胱。膀胱與腎為表里,膀胱熱則氣壅不散,小腹氣滿,水不宣利,故小便澀成淋也。其狀∶膀胱小腹?jié)M,尿澀,常有余瀝是也。亦曰氣癃。
診其少陰脈數(shù)者,男子則氣淋也。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氣淋者,腎虛,膀胱受肺之熱氣,氣在膀胱,膀胱則脹。肺主氣,氣為熱所乘,故流入膀胱。膀胱與腎為表里,膀胱熱則氣壅不散,小腹氣滿,水不宣利,故小便澀成淋也。其狀∶膀胱小腹?jié)M,尿澀,常有余瀝是也。亦曰氣癃。
診其少陰脈數(shù)者,男子則氣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