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落架風兮信不良.總因血氣暗中傷.搭勾合上方無事.不合匡時費酌量.
此癥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脫落下 不得合架.口大開而不能咀嚼.雖屬上熱下虛.實由氣血有虧.以致 筋弛而不收.若起于一二日者可治.日久則其筋已縱.恐難安合矣.治用上兜之法先將下 輕輕托上.用綢手巾兜住.然后以手揣其搭勾之處.令其勾合.再用老姜一片.置頰車左右穴上.以艾丸置姜上用香點灸一再.即可斷根.
樞扶氏曰.此癥由內(nèi)傷所致.宜灸不宜針.當服歸脾湯.加熟地.氣血虛者.或當歸補血湯主之.切勿以喉風諸藥妄投.致誤人匪淺也.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落架風兮信不良.總因血氣暗中傷.搭勾合上方無事.不合匡時費酌量.
此癥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脫落下 不得合架.口大開而不能咀嚼.雖屬上熱下虛.實由氣血有虧.以致 筋弛而不收.若起于一二日者可治.日久則其筋已縱.恐難安合矣.治用上兜之法先將下 輕輕托上.用綢手巾兜住.然后以手揣其搭勾之處.令其勾合.再用老姜一片.置頰車左右穴上.以艾丸置姜上用香點灸一再.即可斷根.
樞扶氏曰.此癥由內(nèi)傷所致.宜灸不宜針.當服歸脾湯.加熟地.氣血虛者.或當歸補血湯主之.切勿以喉風諸藥妄投.致誤人匪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