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內(nèi)經(jīng)》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挥衷唬骸喊螂诪楹谀c。』
諸書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無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竅注泄?!唤苑且病N┯邢赂[以出溺,上皆由泌別滲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于氣之施也。在上之氣不施,則注入大腸而為泄;在下之氣不施,則急脹澀澀,苦不出而為淋。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shí)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內(nèi)經(jīng)》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挥衷唬骸喊螂诪楹谀c。』
諸書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無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竅注泄?!唤苑且病N┯邢赂[以出溺,上皆由泌別滲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于氣之施也。在上之氣不施,則注入大腸而為泄;在下之氣不施,則急脹澀澀,苦不出而為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