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大成》 足少陰經(jīng)穴主治

    《內(nèi)經(jīng)》曰:『腎者,作強(qiáng)之官,伎巧出焉?!?/p>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太陰,通于冬氣。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耳,藏精于腎。故病在溪。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其谷豆,其應(yīng)四時(shí),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shù)六,其臭腐,其液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在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腎臟圖

    足少陰腎經(jīng)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