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逢源》 心痛

    作者: 李學(xué)川

    五臟之滯。皆為心痛。腎心痛者。多由陰邪上沖。故善螈如從后觸其心。胃心痛者。多由停滯。故胸腹脹滿。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故其痛甚。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故色蒼蒼如死狀。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氣分。故動作則病益甚。(以上刺法見靈樞厥病篇)知其在氣則順之。在血則行之。郁則開之滯則逐之?;鸲鄬崉t或散或清之。

    寒多虛。則或溫或補之。得其本??呻S手而應(yīng)也。真心痛者。不可治。(金匱要略心痛章沈氏注曰五臟胃府心痛并痰蟲食積即為九痛)外臺九種心痛之名一蟲二注。三氣四悸。五食六飲七冷。八熱。九去來痛。

    心痛有上中下三焦之別上焦痛者。在膈上。內(nèi)經(jīng)所謂胃脘當(dāng)心而痛。時人以此為心痛非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間病也。下焦痛者。在臍下肝腎大小腸病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劉完素
  • 作者:
    任越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