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串雅內(nèi)外編》 內(nèi)府磁壺酒

    天仙子六雙 野菊三千朵 陳皮|八兩(泔水浸制去白) 甘草四兩(去皮) 貫眾三兩 川烏十枚(用草果以川烏末入草果殼內(nèi),放飯上蒸熟,去草果,以上六昧共為丸聽用)

    鹿茸(羊油炙) 庵閭子 冬青子 沙苑蒺藜各一兩 晚蠶蛾十對(duì)(新瓦炙,成對(duì)者) 蛤蚧一對(duì)(全尾,酒浸,各用一兩)。以上六味為末炙為末聽用

    造曲用杏仁(去皮尖) 良姜 砂仁 半開紫劑花 川椒 肉桂 五加皮 紫梢花各一兩為末

    上以飛面二斤半,米湯合為丸,如圓眼大,放不見日陰干聽用。糯米一升煮爛粥,用天仙子六味末,用曲五兩和勻,入瓶封固七日,成酒,取出,又入鹿茸等六味,與酒拌和一處。如干加酥油與蜜為丸,如圓眼大,金箔為衣。每一丸入磁壺內(nèi),滾水一盞化開成酒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