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挖耳草根

    《中藥大辭典》:挖耳草根拼音注音Wā ěr Cǎo Gēn出處

    《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挖耳草"條。

    性味

    《分類草藥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治痢疾,牙痛,喉蛾,子宮脫垂,脫肛。

    《云南中草藥》:"治痢疾,牙痛,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挖耳草根拼音注音Wā ěr Cǎo Gēn英文名Root of Drooping Carpesium出處

    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pesium cernuum L.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征曬干。

    原形態(tài)

    煙管頭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莖直立,分枝,被白色長柔毛,上部毛較密。下部葉匙狀長圓形,長9-20(-25)cm,寬4-6cm,先端銳尖或鈍尖,基部楔狀收縮成具翅的葉柄,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和腺點;中部葉向上漸小,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柄短。頭狀花序在莖和枝的頂端單生,直徑15-18mm,下垂,基部有數(shù)個條狀披針形不等長的苞片;總苞杯狀,長7-8mm;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長圓形,有長柔毛,中層和內(nèi)層干膜質(zhì),長圓形,鈍尖,無毛;花黃色,外圍的雌花筒狀,3-5齒裂,結(jié)實;中央的兩性花有5個裂片。瘦果條形,長約5mm,有細縱條,先端有短喙和腺點;無冠毛?;ㄆ谇锛?。

    藥理作用

    杓兒菜根煎劑用試管稀釋法,1:1280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1]。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痢疾;牙痛;乳蛾;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

    《云南中草藥》:治痢疾,牙痛,子宮脫垂,脫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貴州、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原形態(tài)紅葉甘橿,又名:桂子樹。落葉喬木,高達10米。......
  • 《中藥大辭典》: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珊瑚珠(《花鏡》),短腳三郎(《植物名實圖考》),小羅傘(《陸川本草》),矮茶風、毛莖紫金牛(《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龍、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藥》)。出處《陸川本草......
  • 《中藥大辭典》: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云南中草藥選》),金龍膽草(《四川中草藥通訊》)。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藥大辭典》: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分布云南、廣東等地。原形態(tài)小龍膽草:矮小草本,高約4厘米。莖單生或數(shù)......
  • 別名圓葉豆瓣草、坐鎮(zhèn)草來源蕁麻科矮莖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