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龍?zhí)偃~

    拼音注音Huánɡ Lónɡ Ténɡ Yè別名

    五香藤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合蕊五味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Kadsura propinquaWall;Schisalidra propinquaWall.var.intermediaA.C.Smith]

    采收和儲藏:春、夏兩季,隨采隨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2000-3200m的山地河谷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原形態(tài)

    落葉木質(zhì)藤本,全株無毛。當(dāng)年生枝褐色。單葉互生,革質(zhì);葉柄長1-1.5cm;葉片卵形、長圓狀卵形或狹長圓狀卵形,長7-11(-17)cm,寬2-3.5(-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鈍下延至葉柄,上面干時褐色,下面帶蒼白色,疏生腺齒或有時全緣,側(cè)脈4-8對,網(wǎng)脈稀疏?;▎涡?,雌雄異株;花橙黃色,直徑1.5cm,單生或2-3朵聚生于葉腋;花被9(-15),外輪3片綠色,內(nèi)輪橙紅色;雄蕊群連合成球形的肉質(zhì)托,直徑約6mm,雄蕊9-12,每雄蕊鉗入橫裂的肉質(zhì)托縫內(nèi),無花絲,藥室內(nèi)向縱裂;雌蕊群球形,直徑4-6mm,心皮25-45,倒卵形。聚合果長約15cm,小漿果成熟時近球形,猩紅色。種子近球形或橢圓形,兩側(cè)扁,種皮光滑?;ㄆ?-7月,果期11月。

    性味

    澀;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主癰瘡腫毒;毒蛇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包袱七別名小八角蓮、半碗水、鐵骨散來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狀莖及根入藥。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功能主治散風(fēng)祛痰,解毒。摘錄《全......
  • 拼音注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玉蜀黍“條。功能主治《重慶草藥》:“煎水服,治暑熱腹瀉。“摘錄《中藥大辭典》......
  • 拼音注音Běi Sī Shí Zhú別名商陸、銀柴胡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頭花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和儲藏:立秋至秋分之間,將根挖出,去掉根莖,剪去須根......
  • 別名金鐘茵陳、吹風(fēng)草、鬼麻油、土茵陳。英文名Herba Siphonostegiae藥用部位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密被銹色短毛。根有......
  • 拼音注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別名雪山點地梅、喉嚨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北點地梅的帶根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連根拔起,洗凈,曬干。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