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貴州草藥》
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
寄生于林中木本植物的根上。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北、陜西南部等地。
多年生寄生肉質(zhì)草本,無葉綠素,高5~15厘米。根狀莖肥厚,近球形,黃褐色,表面具淺色小疣?;ㄇo紅色或帶黃色,中部具一總苞狀的鞘;鞘筒狀,上部稍脹大,3~5裂,長1.5~2.5厘米,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成頂生的穗狀花序;兩性穗橢圓形或球形,有時近卵形,長1.4~2.2厘米,徑約1~1.7厘米,雄花生于穗的基部,余均為密集的雌花與倒卵形小苞片:雌雄異穗較少見;雄花有梗,具2~6花被片;雄蕊與花被片同數(shù),花絲合生成柱體,花藥聚生;雌花無花被:子房具柄,花柱細(xì)長。
辛,平。
理氣健胃,清熱利濕,解毒。治胃氣痛,黃疸病,痔瘡。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燉豬大腸吃。
鹿仙草、見根生、地楊梅、土里開花、鹿心草、紅菌、牛奶菌、雞心七、文王一支筆、接木懷胎、觀音蓮、黃藥子、借母懷胎、兒子不離母、葛菌
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蛇菰科植物筒鞘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B.involucrata Hook.f.var.flava Hook. F.]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除去泥土、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600m的針葉林或針闊葉交林下,多奇生在杜鵑花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從陜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寄生草本,高5-15cm。根莖肥厚,近球形,不分枝或偶分校,百徑2.5-5.5cm,黃褐色,很少呈紅棕色,表面密集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星芒狀皮孔,先端裂鞘2-4裂,長1-2cm?;ㄇo長3-10cm,大部呈紅色,很少呈黃紅色;鱗狀苞片2-5枚,輪生,基部聯(lián)合呈鞘筒狀,先端離生呈撕裂狀,常包著花莖至中部?;ù菩郛愔辏ㄐ颍?;花序均呈卵球形,1.4-2.4cm,直徑1.2-2cm;雄花較大,花被裂片卵形或短三角形,展開,聚藥雄蕊無柄,呈扁盤狀,花藥橫裂,基短梗;雌花子房卵圓形,具細(xì)長的花柱和子房柄,附屬體倒圓錐形,先端截形或稍圓形?;ㄆ?-8月。
肺;胃;肝經(jīng)
苦;澀;性寒
潤肺止咳;行氣健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補腎澀精。主肺熱咳嗽;脘腹疼痛,黃疸;痔瘡腫痛;跌打損傷;咯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外傷出血;頭昏;遺精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燉肉、浸酒。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貴州草藥》
來源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寄生于林中木本植物的根上。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北、陜西南部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寄生肉質(zhì)草本,無葉綠素,高5~15厘米。根狀莖肥厚,近球形,黃褐色,表面具淺色小疣?;ㄇo紅色或帶黃色,中部具一總苞狀的鞘;鞘筒狀,上部稍脹大,3~5裂,長1.5~2.5厘米,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成頂生的穗狀花序;兩性穗橢圓形或球形,有時近卵形,長1.4~2.2厘米,徑約1~1.7厘米,雄花生于穗的基部,余均為密集的雌花與倒卵形小苞片:雌雄異穗較少見;雄花有梗,具2~6花被片;雄蕊與花被片同數(shù),花絲合生成柱體,花藥聚生;雌花無花被:子房具柄,花柱細(xì)長。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理氣健胃,清熱利濕,解毒。治胃氣痛,黃疸病,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燉豬大腸吃。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寄生黃拼音注音Jì Shēnɡ Huánɡ別名鹿仙草、見根生、地楊梅、土里開花、鹿心草、紅菌、牛奶菌、雞心七、文王一支筆、接木懷胎、觀音蓮、黃藥子、借母懷胎、兒子不離母、葛菌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蛇菰科植物筒鞘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B.involucrata Hook.f.var.flava Hook. F.]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除去泥土、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600m的針葉林或針闊葉交林下,多奇生在杜鵑花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從陜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寄生草本,高5-15cm。根莖肥厚,近球形,不分枝或偶分校,百徑2.5-5.5cm,黃褐色,很少呈紅棕色,表面密集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星芒狀皮孔,先端裂鞘2-4裂,長1-2cm?;ㄇo長3-10cm,大部呈紅色,很少呈黃紅色;鱗狀苞片2-5枚,輪生,基部聯(lián)合呈鞘筒狀,先端離生呈撕裂狀,常包著花莖至中部?;ù菩郛愔辏ㄐ颍?;花序均呈卵球形,1.4-2.4cm,直徑1.2-2cm;雄花較大,花被裂片卵形或短三角形,展開,聚藥雄蕊無柄,呈扁盤狀,花藥橫裂,基短梗;雌花子房卵圓形,具細(xì)長的花柱和子房柄,附屬體倒圓錐形,先端截形或稍圓形?;ㄆ?-8月。
歸經(jīng)肺;胃;肝經(jīng)
性味苦;澀;性寒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行氣健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補腎澀精。主肺熱咳嗽;脘腹疼痛,黃疸;痔瘡腫痛;跌打損傷;咯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外傷出血;頭昏;遺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燉肉、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