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茶散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兒茶散處方

    兒茶適量,冰片少許。

    制法

    上一味,為末,加冰片少許,研細。

    功能主治

    主牙根腫痛,色微紅,有白泡,舌尖粉碎者。

    用法用量

    吹患處。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兒茶散處方

    銅綠不拘多少(煅紅,放地上冷定。又煅又冷定冷定,乳細)兒茶各等分

    制法

    上藥研細和勻。

    功能主治

    主下疳。

    用法用量

    外滲用。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痘科類編》卷三:兒茶散處方

    硼砂2錢,孩兒茶5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麻疹聲啞無音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涼水1鐘調(diào)下。

    摘錄《痘科類編》卷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回陽飲處方人參(無者,以蜜炒黃耆1兩代之),附子2-3錢,干姜(炒)2-3錢,當歸身3錢(如泄瀉者,或血熱動血者,去之),熟地數(shù)錢或1-2兩,甘草(炙)1錢,白術(shù)3-4錢,黃耆(蜜炒)3錢。功能主治傷寒脈虛將絕,陰陽將脫。白喉,其痛甚,......
  • 處方大黃16銖,定粉18銖,雄黃6銖,黃芩6銖,雷丸8銖,附子1兩12銖,生商陸根4兩。制法煎豬膏3斤,去滓;入藥,沸7上下,濾,入雄黃,攪至凝。功能主治小兒癇證。用法用量以摩頂、掌中、背脅皆遍訖。治粉粉之。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 處方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各二兩。炮制上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上:八味地黃丸處方山茱萸 山藥 丹皮 云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血塊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溫開水送下。摘錄《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
  • 處方八味地黃湯加生鐵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臨床應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fā)寒天,每用桂附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于八味湯中,一劑而愈。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藥性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