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葫蘆科草本植物瓢瓜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oll.的成熟果皮。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心、小腸經(jīng)。
【功效】利水消腫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水腫腹水、腳氣腫痛等癥。
本品功能滲濕利水,善能消除水腫,故適用于面目浮腫、大腹水腫等癥,常與豬苓、茯苓、澤瀉等藥同用。還可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形成腹水的病癥。
【處方用名】葫蘆殼、陳葫蘆(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用】葫蘆科草本植物瓢瓜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oll.的成熟果皮。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心、小腸經(jīng)。
【功效】利水消腫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水腫腹水、腳氣腫痛等癥。
本品功能滲濕利水,善能消除水腫,故適用于面目浮腫、大腹水腫等癥,常與豬苓、茯苓、澤瀉等藥同用。還可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形成腹水的病癥。
【處方用名】葫蘆殼、陳葫蘆(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