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慈幼新書》 噤口

    作者: 程云鵬

    噤口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不通。遇此先看其上 有點子,即以指甲輕輕刮破,次服四順清涼飲,加木香、白蔻仁,利動臟腑,徐以指迷湯(見胎寒)加減調(diào)之。如口噤不能開,用生南星去皮臍為末,加龍腦少許,合和,將指蘸生姜汁調(diào)之,擦大牙根上立開。(大人中風口噤俱效)

    四順清涼飲

    當歸 白芍 甘草 大黃

    三癥雖異,其源則一。大抵裹氣郁結,閉塞不通,并宜淡豆豉汁與食,取下胎毒,甚者朱銀丸(見胎驚)亦可用之。初生時,用淡豆豉汁,與三五口,不特能下胎毒,復可助養(yǎng)脾氣。臍風撮口,不語不乳,灸男左女右涌泉穴,立愈。又法∶炙蜈蚣末,入麝少許,豬乳和之飲,口噤立開。或蜘蛛去足及口,炙焦研細,和豬乳飲亦效。更入麝少許,能治牙疳。

    窮鄉(xiāng)僻壤,藥餌難得,故備經(jīng)驗治法,為襁褓中乞命,幸毋忽之。

    后卷仿此。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