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慈幼新書》 起脹三日訣

    作者: 程云鵬

    曰起脹,是點(diǎn)已定,毒瓦斯盡出時(shí)也。本乎上者上之,本乎下者下之。血?dú)舛ㄎ?,毒被制服成膿矣。若白不從頂,紅不斂顆,氣血毒混而為一,元?dú)馊跻?。茍能察形色,?yàn)唇舌,如轉(zhuǎn)柁回流,一持而正,后斷如破竹勢矣。

    凡痘三日后,先見者先起脹,后見者后起脹,頂白根紅,如一顆明珠,坐于胭脂之上,面與目漸浮腫,鼻流涕,口角涎出,眼蒙欲開不開,順癥也。即不然,兩腮間,有一二悅目起腫者,頂白根紅,亦順癥也。不可妄治。

    凡起脹時(shí),色焦紫者,毒盛也。形大皮薄而起皺紋者,毒盛氣虛也。頂紅滿者,血滯也。滯者活之。焦者清之,氣虛毒盛,補(bǔ)而兼解之。但面部有一二悅目可愛,用藥當(dāng)節(jié),則枯者潤,薄者濃,而生意勃然矣。

    方鹿村曰∶明此則虛中夾毒,非逆癥可知。

    痘至五日,而內(nèi)外癥平,宜該起發(fā)退紅,不爾正氣虛也。方中倍加參、 。古人以此為喚漿法也。

    起脹時(shí)諸痘未起,而有一二似膿非膿,色如黃金者,名曰賊脹痘。又四日起,大快亦非吉兆。何者?表虛毒盛也。七日后腫退倒靨,皆此之變,遇此須分虛實(shí)預(yù)防之。

    起脹時(shí),有一等光活可愛,嬌嫩艷觀,手揉之則破,燈照之如琉璃,此假脹也,名曰空歡喜。急救表,或可幸活,否則癢塌而死。

    又有至五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