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又有腎中之水虛,而不能上交于心者;更有肝氣燥,不能生心中之火者,此皆陰虛而能令人熟地(二兩)山萸(一兩)元參(一兩)柴胡(一錢)菖蒲(一錢)白芥子(三錢)麥冬(此方補腎水,滋肺氣,安心通竅,瀉火消痰,實有神妙。
一方茯苓五錢,服十劑可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又有腎中之水虛,而不能上交于心者;更有肝氣燥,不能生心中之火者,此皆陰虛而能令人熟地(二兩)山萸(一兩)元參(一兩)柴胡(一錢)菖蒲(一錢)白芥子(三錢)麥冬(此方補腎水,滋肺氣,安心通竅,瀉火消痰,實有神妙。
一方茯苓五錢,服十劑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