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南五味子、香蘇、紅鈴子
為木蘭科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ts.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熟尚未脫落時采摘,揀去果枝及雜質(zhì),曬干。
生于向陽空曠地及灌叢中。主產(chǎn)河南、陜西、甘肅。
落葉木質(zhì)藤本。枝細長,紅褐色,有皮孔。葉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cm,寬3~7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疏鋸齒?;▎涡?,異株,單生或1~2朵生于葉腋,橙黃色;花梗纖細,長2~4cm;花被片5~9;雄蕊10~15,雄蕊柱倒卵形;紫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聚合果長6~9cm;漿果近球形,長6~9mm,紅色,肉質(zhì)?;ㄆ?~7月,果期8~10月。
果實呈不規(guī)則形,較小,直徑2~5mm;表面暗紅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質(zhì)較薄,無光澤,內(nèi)含種子1~2粒。種子腎形,表面黃棕色,略呈顆粒狀。
種子含五味子甲素A(schizandr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schisantherin A,B,C,D,E)等。
性溫,味酸。
收斂,滋補,生津,止瀉。用于肺虛咳嗽、津虧口渴、自汗、盜汗、慢性腹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南五味子、香蘇、紅鈴子
英文名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來源為木蘭科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ts.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熟尚未脫落時采摘,揀去果枝及雜質(zhì),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空曠地及灌叢中。主產(chǎn)河南、陜西、甘肅。
原形態(tài)落葉木質(zhì)藤本。枝細長,紅褐色,有皮孔。葉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cm,寬3~7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疏鋸齒?;▎涡?,異株,單生或1~2朵生于葉腋,橙黃色;花梗纖細,長2~4cm;花被片5~9;雄蕊10~15,雄蕊柱倒卵形;紫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聚合果長6~9cm;漿果近球形,長6~9mm,紅色,肉質(zhì)?;ㄆ?~7月,果期8~10月。
性狀果實呈不規(guī)則形,較小,直徑2~5mm;表面暗紅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質(zhì)較薄,無光澤,內(nèi)含種子1~2粒。種子腎形,表面黃棕色,略呈顆粒狀。
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五味子甲素A(schizandr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schisantherin A,B,C,D,E)等。
性味性溫,味酸。
功能主治收斂,滋補,生津,止瀉。用于肺虛咳嗽、津虧口渴、自汗、盜汗、慢性腹瀉。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