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臭梧桐根

    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別名

    芙蓉根(《綱目拾遺》)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秋后采收,除去泥雜及莖葉。

    化學(xué)成分

    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赪桐甾醇。

    性味

    ①《浙江民間草藥》: "味苦,性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功能主治

    治瘧疾,風(fēng)濕痹痛,高血壓,食積飽脹,小兒疳疾,跌打損傷。

    ①《本草圖經(jīng)》:"治瘧。"

    ②《浙江民間草藥》:"消食,開胃利濕。治高血壓。"

    ③《四川中藥志》:"治食積飽脹,小便不利及小兒疳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搗汁沖酒,1~2兩。

    復(fù)方

    ①治風(fēng)濕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內(nèi)外一切乳毒:臭梧桐,春、夏取頭三個(gè),秋、冬取根,搗爛絞汁。對陳酒熱服,取汗為度。(《經(jīng)驗(yàn)廣集》梧桐酒)

    ③治跌打:臭梧桐根煎酒服之。(《嶺南采藥錄》)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綱目》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功能主治孫思邈:“治腸風(fēng)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湯服?!罢洝吨兴幋筠o典》《中華本草》: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
  • 《中藥大辭典》: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瘜W(xué)成分參見“百合“條。歸經(jīng)《滇南本草》:“入肺?!靶晕丁兜崮媳静荨罚骸靶晕⒑?,味甘微苦?!白⒁狻兜崮媳静荨罚骸胺斡酗L(fēng)邪者忌用?!肮δ苤髦螡櫡?.....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味參拼音注音Bǎi Wèi Shēn別名小棕皮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微苦,溫。功能主治補(bǔ)虛斂汗,止血。......
  • 拼音注音Bǎi Wèi Yè別名沙癩葉、三股筋來源樟科百味葉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葉、根皮、莖皮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瘀血腫痛,骨折,......
  • 拼音注音Bǎi Wěi Sǔn別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萬花梢(《分類草藥性》),黃牛尾巴(《貴州民間方藥集》),竹林霄(《四川中藥志》)。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之根莖及根。夏,秋間采收。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q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