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皮哨子(圖缺),味苦,性微寒。皮治膀胱疝氣疼痛。子殼殺蟲。
昔一人飲水,將螞蝗一條吸入鼻中,頭常眩疼,鼻中常流血水,面黃形瘦,后得一人傳此方,以水一鐘于鼻上聞,螞蝗見水,從鼻孔中伸出,動則縮入鼻中。將皮哨子殼為末,吹入鼻中,螞蝗自落下。
──務(wù)本卷三
皮哨子,味苦,性微寒。主治七疝肝癥∶氣、狐疝,用茴香為使。水疝,用陳皮為使。
余者引用橘核為使。燒灰吹鼻,治諸蟲入腦,立愈。圓者屬陽,治氣,光者屬陰,治血。
──模板卷五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皮哨子(圖缺),味苦,性微寒。皮治膀胱疝氣疼痛。子殼殺蟲。
昔一人飲水,將螞蝗一條吸入鼻中,頭常眩疼,鼻中常流血水,面黃形瘦,后得一人傳此方,以水一鐘于鼻上聞,螞蝗見水,從鼻孔中伸出,動則縮入鼻中。將皮哨子殼為末,吹入鼻中,螞蝗自落下。
──務(wù)本卷三
皮哨子,味苦,性微寒。主治七疝肝癥∶氣、狐疝,用茴香為使。水疝,用陳皮為使。
余者引用橘核為使。燒灰吹鼻,治諸蟲入腦,立愈。圓者屬陽,治氣,光者屬陰,治血。
──模板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