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痘疹心法要訣》 灌漿證治

    作者: 吳謙等

    毒化漿行領(lǐng)載功,膿窠充滿根暈紅,板黃灰滯紫黯熱,地紫形焦毒熱凝。根暈淡紅血虧少,頂陷灰白氣不盈,皮薄漿清根無暈,氣虛血縮甚分明。

    【注】起脹既順,而按日毒化漿行,乃氣領(lǐng)血載之功也。故發(fā)時膿窠充滿,根暈紅活,皆灌漿順痘也。板黃者,謂板硬干黃,乃毒盛凝結(jié)氣血也。灰滯者,謂灰白黯滯,乃毒盛郁滯氣血也。紫黯者,痘色紫黯,乃毒盛血不化膿也。地界色紫,痘形焦黑,乃毒火灼干血液也。根腳之暈紅色淺淡,乃血不足而虧少也。頂陷不起,灰白無漿,乃氣不足不充盈也。若痘皮薄、漿清、根無紅暈,乃氣血虛縮,其用峻補無疑也。

    清毒活血湯

    板灰紫黯漿不生,清毒活血地歸茸,楂芍翹蒡芩連桔,木通參 大酌行。

    【注】痘不如期灌漿,若板硬干黃,或灰滯紫黯干枯,此皆毒火傷其氣血而漿不行也,俱以清毒活血湯為主。其方即紫草茸、當歸、木通、生地、白芍、連翹、牛蒡子、南山楂、桔梗、黃連、黃芩、人參、黃 是也。本方中有人參、黃 ,形氣怯弱者宜之;若形氣壯實者,當減去人參、黃 。便秘加大黃,臨時當酌而行之可也。

    清毒活血湯

    紫草茸 當歸 木通 生地黃 白芍(酒炒)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研)南山楂 桔梗 黃連 黃芩 人參 黃 (生)

    引加燈心,水煎服。便秘者,加大黃。

    加味歸宗湯

    灌漿地紫形焦黑,毒火熾盛氣血凝,歸宗湯內(nèi)加歸尾,紅紫犀連山甲丁。

    【注】痘當灌漿之時,地界紅紫,痘形焦黑,而漿不行,此毒火熾盛,氣血錮滯也。急用歸宗湯主之,本方中加歸尾、紅花、紫草、犀角、黃連、穿山甲、地丁。

    加味歸宗湯(方見發(fā)熱證治)

    《千金》內(nèi)托散

    淡紅頂陷無漿膿,氣血虛失領(lǐng)載功,《千金》內(nèi)托散堪服,氣充毒化自漿生。

    【注】痘灌漿時,若色淡紅,或頂凹陷又無膿漿者,此氣血虛弱,失其領(lǐng)載之功,宜《千金》內(nèi)托散補之。氣充毒化,而漿自生矣。

    《千金》內(nèi)托散(方見見點證治)

    參歸鹿茸湯

    皮薄漿清根無暈,氣虛血縮變須臾,參歸鹿茸湯峻補,參歸鹿茸草黃 。

    【注】痘形皮薄、漿清、根色無紅暈者,此氣虛血縮,惟恐變在須臾也。以參歸鹿茸湯峻補氣血,漿生毒化,庶得生矣。

    參歸鹿茸湯

    人參 鹿茸(白酒炙) 歸身 甘草(炙) 嫩黃 (蜜炙)

    引加糯米,水煎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