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痘疹心法要訣》 嗆水

    作者: 吳謙等

    毒壅會(huì)厭水難納,溢水氣喉嗆始發(fā),咽喉腫痛道路狹,甘桔解毒皆妙法。

    【注】嗆水者,因火盛毒壅會(huì)厭門也。蓋咽門司納飲食,一為毒熱所壅,則必腫痛,水不易入,溢于氣喉,故氣噴出而嗆作矣,宜用加味甘桔湯,或加味解毒湯亦可。此證見于七日前者,俱屬惡候。若七日已后,外痘蒸長(zhǎng)光潤而作嗆者,是咽門痘長(zhǎng),壅窒道路而使然也,至結(jié)痂則嗆自止。治者當(dāng)于毒盛之痘,預(yù)用清理氣道之藥,不使熱毒侵犯,自能免此患矣。

    加味甘桔湯

    牛蒡子(炒) 苦桔梗 生甘草 射干

    水煎服。

    【方歌】加味甘桔湯最良,痘證嗆水效非常,牛蒡子合苦桔梗,甘草射干共煎嘗。

    加味解毒湯

    元參 苦桔梗 麥門冬(去心) 當(dāng)歸尾 赤芍 生地黃 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 丹皮 紅花 甘草(生) 木通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加味解毒湯最靈,元參桔梗麥門冬,歸芍生地翹牛蒡,丹皮紅花草木通。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