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科萃精》 勘病狀

    作者: 陳守真

    發(fā)熱無汗,是病之邪在表也。內熱便硬,是病之邪在里也。晝煩熱而夜安靜,是陽旺于陽分,其病在陽。

    夜煩熱而晝安靜,是陽陷于陰分,其病在陰。喜冷惡熱,皆屬陽病,故為熱也。喜熱惡冷,皆屬陰病,故為寒也。

    胃壯者能食,胃弱者不能食。胃干燥者口渴,胃濕盛者口不渴。

    大便稠粘,穢氣難聞者,是內有滯熱,病從熱化也。

    小便清白不赤,為虛寒,病從寒化也。

    耳梢冷,尻骨冷,四肢發(fā)冷,此痘疹欲發(fā)之候。如單指梢發(fā)冷者,此驚癇將作之征。肚腹熱悶主內熱,手足厥冷主中寒。

    小兒無故皺眉曲腰啼者,主內因腹痛,又當按其或軟或硬,若喜按者為虛,不喜按者為實。

    兩耳常常發(fā)熱者,主外因風熱。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