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傅青主女科歌括》 少腹急迫不孕(三十三)

    作者: 傅山

    婦人有少腹之間,自覺有緊迫之狀,急而不舒,不能生育。此人人之所不識也,誰知是帶脈之拘急乎!夫帶脈系于腰臍之間,宜弛而不宜急。今帶脈之急者,由于腰臍之氣不利也。而腰臍之氣不利者,由于脾胃之氣不足也。

    脾胃氣虛,則腰臍之氣閉;腰臍之氣閉,則帶脈拘急,遂致牽動胞胎。精即直射于胞胎,胞胎亦暫能茹納,而力難負載,必不能免小產(chǎn)之虞。況人多不能節(jié)欲,安得保其不墜乎?此帶脈之急,所以不能生子也。治法宜寬其帶脈之急,而帶脈之急,不能遽寬也,宜利其腰臍之氣。而腰臍之氣,不能遽利也,必須大補其脾胃之氣與血,而腰臍可利,帶脈可寬,自不難于孕育矣。

    方用

    寬帶湯。

    白術(一兩,土炒)巴戟肉(五錢,酒浸)補骨脂(一錢,鹽水炒)人參(三錢)麥冬(三錢,去心)杜仲(三錢,炒黑)大熟地(五錢,九蒸)肉蓯蓉(三錢,洗凈)白芍(三錢,酒炒)當歸(一錢,酒洗)五味(三分,炒)建蓮子(二十粒,不去心)水煎服。四劑少腹無緊迫之狀,服一月即受胎。此方之妙,脾胃兩補,而又利其腰臍之氣,自然帶脈寬舒,可以載物而勝任矣。或疑方中用五味、白芍之酸收,不增帶脈之急,而反得帶脈之寬,殊不可解。豈知帶脈之急,由于氣血之虛。蓋血虛,則縮而不伸;氣虛,則攣而不達。用芍藥之酸以平肝木,則肝不克脾。用五味之酸以生腎水,則腎能益帶,似相礙而實相濟也,何疑之有?

    眉批∶

    凡種子治法,不出帶脈、胞胎二經(jīng),數(shù)言已泄造化之秘矣。

    歌括∶

    少腹急迫不育雛,腰臍氣閉帶脈束。

    脾胃氣虛原致此,大補脾土功效殊。

    寬帶巴戟熟地術,麥參杜仲補骨脂。

    蓯蓉歸芍蓮五味,四劑少腹緊迫除。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