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xué)全書。
咳者,疫邪夾他邪干肺也。有初起在表,夾風(fēng)邪干肺者,脈兼浮,咳多痰沫,必兼鼻鳴、自汗、灑淅惡寒,于透表諸方中加前胡、桔梗、蘇子、杏仁、淡豉。有夾水干肺者,不論表里,脈必兼緩,咳必多清痰,兼舌白、心悸、胸滿,或嘔,或吞酸,于表里藥中加桑皮、半夏、茯苓、川貝母、萊菔子。有疫熱傳里,燥火熏肺者,脈必數(shù),咳必?zé)o痰,有痰亦難出而咽痛,于里藥中加花粉、黃芩、川貝、蔞仁。有病后陰傷肺燥者,脈必澀,咳必?zé)o力,舌必赤而無苔,吳氏清燥養(yǎng)榮湯加麥冬、元參、知母、貝母。有屢經(jīng)汗、下,或平素陰虛,腎氣上逆者,咳必兼上氣,顴必時赤,足膝必清萎,脈必散,六味加枸杞、五味、牛膝。
疫邪兼咳者少,即有之,亦非大有關(guān)系之證,宜以病之表里大勢為主,加治咳藥于本方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