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正人形第十一圖(圖缺)
禾聊二穴,在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灸三壯。主鼻窒口癖,清涕出不可止,鼻衄有瘡,口不可開,及尸厥也。
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之后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五壯。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驚悸悲傷,癇病羊鳴吐舌也。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腸鳴腹脹,上喘氣逆,及膈氣唾血
商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內(nèi)側(cè),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主胸膈氣滿,喘急,耳鳴聾,瘧病口干,熱病汗不出也。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也。
《黃帝灸法》∶療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壯,齊下火炷如半棗核大,立瘥。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正人形第十一圖(圖缺)
禾聊二穴,在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灸三壯。主鼻窒口癖,清涕出不可止,鼻衄有瘡,口不可開,及尸厥也。
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之后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五壯。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驚悸悲傷,癇病羊鳴吐舌也。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腸鳴腹脹,上喘氣逆,及膈氣唾血
商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內(nèi)側(cè),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主胸膈氣滿,喘急,耳鳴聾,瘧病口干,熱病汗不出也。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也。
《黃帝灸法》∶療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壯,齊下火炷如半棗核大,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