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鑒于常見的右心衰竭多系左心衰竭引起,故處理與左心衰竭相似。對于急性肺栓塞所致的急性右心衰竭,因起病急劇,常需緊急處理。
(一)對癥治療 患者臥床、氧氣吸入;劇烈胸痛者予以杜冷丁50~100mg或罌粟堿30~60mg皮下或肌內(nèi)注射;心力衰竭可選用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蘭,用法同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休克者予以抗休克治療。
(二)抗凝療法 多選肝素50~75mg加入5%葡萄糖液內(nèi)靜脈滴注,根據(jù)凝血時間每隔6h酌量續(xù)用1次。亦可經(jīng)右心導管將肝素直接注入栓塞部位,療效明顯。
應用過程注意監(jiān)測血凝狀態(tài),使凝血時間(三管法)維持在20~30min為宜。有條件時,應同時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對年老體弱、出血性體質(zhì)、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血壓過高者慎用或不用。
(三)溶血栓療法 目前溶栓藥物主要有鏈激酶和尿激酶兩種。
1.鏈激酶 50萬u加入5%葡萄糖液100ml內(nèi)靜脈滴注,然后每h10萬u續(xù)滴,至血栓溶解,療效明顯,一般用藥12~24h。亦可通過右心導管將藥直接注入栓塞部位,療效更佳。
2. 尿激酶 由靜脈滴注,每日劑量200萬u~270萬u不一。
一般認為,溶栓與抗凝藥物不宜同時應用,溶栓治療后可繼以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
(王子時、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