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蛉在我國華北地區(qū)多見,以中華白蛉常見。白蛉是灰黃或灰白色雙翅小蟲,全身密布細毛,體長1.5~4mm,停息時兩翅豎起,因身體小,能飛入沙窗。白蛉孳生于墻角、洞穴及潮濕陰暗處,卵、幼蟲和蛹在泥土中發(fā)育。雄蛉以植物汁液為食料,雌蛉則在夏季晚間暗飛出,叮吸人及家第四的血液。雌蛉吸血后產卵30~80個,以后即死亡,我在5~6月繁殖。
白蛉有毒液,將此毒液稀釋1000倍,仍能引起皮內反應。毒液內也有特異性抗原,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反應之強弱個體差異很大,有遺傳過敏患者反應較強,有的人經(jīng)過反復多次叮咬,反應可漸漸降低,甚至可以脫敏。
一、臨床表現(xiàn)
一般都在5~6月份發(fā)病,暴露部位多見。叮咬后不久局部起風團樣紅斑,癢甚。繼而周圍皮膚紅腫,在叮咬處出現(xiàn)皰疹或緊張性大皰,約1cm直徑。在手背、臉部及生殖器腫脹明顯,附近可發(fā)生淋巴管炎,疼痛,腫脹。皰液破后結密痂,有時繼發(fā)膿皰病。皮損約1~2周漸消退,但有的可能轉變?yōu)樯ΠW性結節(jié),為遲緩性變態(tài)反應引起。
二、治療
剛叮咬時可外用含有氨的蟲咬藥水外涂,紅斑風團發(fā)癢處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霜,若有大皰則可抽取皰液,外用1%龍膽紫液或硼鋅湖。內服藥可選用一種抗組胺藥物,如有斷發(fā)感染可服抗生素,晚期結節(jié)可用冷凍療法治療。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后等 40 癥,4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蛉在我國華北地區(qū)多見,以中華白蛉常見。白蛉是灰黃或灰白色雙翅小蟲,全身密布細毛,體長1.5~4mm,停息時兩翅豎起,因身體小,能飛入沙窗。白蛉孳生于墻角、洞穴及潮濕陰暗處,卵、幼蟲和蛹在泥土中發(fā)育。雄蛉以植物汁液為食料,雌蛉則在夏季晚間暗飛出,叮吸人及家第四的血液。雌蛉吸血后產卵30~80個,以后即死亡,我在5~6月繁殖。
白蛉有毒液,將此毒液稀釋1000倍,仍能引起皮內反應。毒液內也有特異性抗原,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反應之強弱個體差異很大,有遺傳過敏患者反應較強,有的人經(jīng)過反復多次叮咬,反應可漸漸降低,甚至可以脫敏。
一、臨床表現(xiàn)
一般都在5~6月份發(fā)病,暴露部位多見。叮咬后不久局部起風團樣紅斑,癢甚。繼而周圍皮膚紅腫,在叮咬處出現(xiàn)皰疹或緊張性大皰,約1cm直徑。在手背、臉部及生殖器腫脹明顯,附近可發(fā)生淋巴管炎,疼痛,腫脹。皰液破后結密痂,有時繼發(fā)膿皰病。皮損約1~2周漸消退,但有的可能轉變?yōu)樯ΠW性結節(jié),為遲緩性變態(tài)反應引起。
二、治療
剛叮咬時可外用含有氨的蟲咬藥水外涂,紅斑風團發(fā)癢處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霜,若有大皰則可抽取皰液,外用1%龍膽紫液或硼鋅湖。內服藥可選用一種抗組胺藥物,如有斷發(fā)感染可服抗生素,晚期結節(jié)可用冷凍療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