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湯主之。
小青龍方見痰飲咳嗽。再加石膏二兩。即此方也。
歌曰小龍分兩照原方。二兩膏加仔細詳。水飲得溫方可散。欲除煩躁藉辛涼。
尤在涇云。此亦內邪外飲相搏之證。但兼煩躁則挾有熱邪。特加石膏。即大青龍例也。
然心下有水。非溫藥不得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寒溫并進。水熱俱捐。于法為尤密矣。魏念庭云。師為肺冷而干燥將痿者。立甘草干姜湯一方。為肺熱而枯焦立射立濃又為膏一可成棄之。益見濟人無己之苦心也。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湯主之。
小青龍方見痰飲咳嗽。再加石膏二兩。即此方也。
歌曰小龍分兩照原方。二兩膏加仔細詳。水飲得溫方可散。欲除煩躁藉辛涼。
尤在涇云。此亦內邪外飲相搏之證。但兼煩躁則挾有熱邪。特加石膏。即大青龍例也。
然心下有水。非溫藥不得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寒溫并進。水熱俱捐。于法為尤密矣。魏念庭云。師為肺冷而干燥將痿者。立甘草干姜湯一方。為肺熱而枯焦立射立濃又為膏一可成棄之。益見濟人無己之苦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