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方歌括》 苓桂術甘湯

    作者: 陳念祖

    (歌見長沙方歌括。)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者。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次孫男心蘭稟按。心下者。脾之部位也。飲凌于脾。致脾弱不輸。不能制水。則生痰矣。

    故其動。而水可從令而下耳。桂枝振心陽以退其群陰。如離照當空則陰霾全消。而天日復明也。白術補中土以修其堤岸。使水無泛濫之虞。更以甘草助脾氣轉輸以交上下。庶治節(jié)行。心陽振。土氣旺。轉輸速。而水有下行之勢。無上凌之患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作者:
  • 作者:
    孫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