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方歌括》 溫經湯

    作者: 陳念祖

    治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shù)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燥。此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以此湯主之。

    吳茱萸(三兩。)當歸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丹皮甘草(各二兩。)生姜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

    歌曰溫經芎芍草歸人。膠桂丹皮二兩均。(八物各二兩,)半夏半升麥(冬)倍用。(生)姜(男元犀按。方中當歸、芎、芍藥、阿膠。肝藥也。丹皮、桂枝。心藥也。吳茱萸。肝藥亦病在以所以謂之溫也。用半夏、生姜者。以姜能去穢而胃氣安。夏能降逆而胃氣順也。其余皆相輔而成溫之之用。絕無逐瘀之品。故過期不來者能通之。月來過多者能止之。少腹寒而不受胎者并能治之。統(tǒng)治帶下三十六病。其神妙不可言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