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息積

    作者: 尤怡

    《內(nèi)經(jīng)》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夫消息者,陰陽之更事也。

    今氣聚于脅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故滿逆而為病。然氣不在胃,故不妨于食,特害于氣而已。治宜導(dǎo)引服藥,藥不可獨(dú)治,善導(dǎo)引能行積氣,藥力亦藉導(dǎo)引而行故也。(《圣濟(jì)》同下)

    推氣散治右脅痛,脹滿不食。

    片姜黃 枳殼 桂心(各五錢) 炙草(二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姜、棗湯調(diào)下,食遠(yuǎn)服。

    赤茯苓湯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赤茯苓 桂心 陳皮(炒,半兩) 高良姜(一兩) 大腹皮(五錢) 吳茱萸(三分) 甘草(一分)

    水煎三錢,空心溫服日二。

    白術(shù)丸

    白術(shù)(陳土炒) 枳實(shí)(麩炒) 桂心(各一兩半) 人參 陳皮(去白,炒) 甘草(蜜炙)桔梗(炒,各一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日二。

    胸痛(附)

    生地黃五斤絞取汁,微火煎三沸,投白蜜一升,再煎取三升,每服半升,日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