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潤肺止嗽.
甘平.潤肺寧心.清熱止嗽.(朱二允曰∶久嗽之人、肺氣必虛、虛則宜斂、百合之甘斂、勝于五味之酸收.)利二便.止涕淚.(涕淚、肺肝熱也、經(jīng)曰∶肺為涕、肝為淚、心為汗、脾為涎、腎為唾.)治浮腫臚脹痞滿.寒熱瘡腫乳癰.傷寒百合?。ㄐ凶∽P不定、如有鬼神狀、蘇頌曰∶病名百合、而用百合治之、不識其義、士材曰∶亦清心寧神之效.)善通二便.中寒下陷者忌之.花白者入藥.(肺病吐血、鮮百合搗汁、和水飲之、亦可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