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口腔科學》 8.楔狀缺損

    不良刷牙方法,唾液酸性環(huán)境的作用,牙頸部結構薄弱,咬合應力集中共同致牙頸部實質缺損。

    【臨床表現(xiàn)】

    只發(fā)生在前牙唇側、后牙頰側牙頸部實質性缺損,形態(tài)呈楔狀。

    缺損分為淺、中、深,深者可穿通牙髓,引起牙髓或尖周病變。

    好發(fā)牙位是牙弓突出部位牙齒,常見于[此處缺內容]。

    多見于成年人,青少年少見。

    【治療】

    極淺者可不治療,敏感者脫敏處理。

    缺損較深者充填治療。

    累及牙髓者行牙髓治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