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shuō),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重、墜痰解毒.
甘寒屬腎.稟壬癸之氣.水中之金.金丹之母.八石之祖.(丹灶家必用之.)墜痰解毒.
安神明目.殺蟲(chóng)烏須.(制為梳、以梳須.)性帶陰毒.傷人心胃.(解硫黃毒、煎鉛湯服、即解.)
即黃丹.重、內(nèi)用鎮(zhèn)心墜痰、外用解熱拔毒.
咸寒.沉重.味兼鹽礬.內(nèi)用鎮(zhèn)心安魂墜痰.消積殺蟲(chóng).治驚疳瘧痢.外用解熱.拔毒止痛.去瘀長(zhǎng)肉.性味沉陰.損陽(yáng)氣.黑鉛、加硝黃鹽礬煉成.凡用以水漂去鹽硝、砂石.微火炒紫色.?dāng)偟厣希セ鸲荆U粉、主治略同.(亦名胡粉、錫粉、時(shí)珍曰∶鉛粉亦可代鉛丹熬膏、然未經(jīng)鹽礬火 、又有豆粉蛤粉雜之、只入氣分、不能入血分、人服食之、則大便色黑者、此乃還其本質(zhì)、所謂色壞還為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