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jīng)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郭某,男,54歲。32歲時因肝硬化退休。廿余載邊治療,邊休養(yǎng),雖時有骨蒸潮熱,脅痛泄瀉等癥,然調(diào)治幾日。便可康復。常相遇于街頭,見其擺地攤,作小商。日前午后下棋時。覺左側腿股微有疼痛,未予介意,當晚子夜因痛而醒,抽掣于腹股溝及承山穴處,不得穿褲,難以行立。徹夜不寐。服去痛片、芬必得可得暫緩。醫(yī)時由其家屬攙扶而至。視其痛肢皮色正常,亦不腫脹,推拿按摩,疼痛可減。身無寒熱,納食、二便正常。舌淡紅,苔薄黃,脈象弦細。
仲圣于汗后腳攣急,立芍藥甘草湯以治,以其汗后絡脈空虛,筋肉失養(yǎng)也。本案雖未經(jīng)汗,然肝病年久,津血不足,脈絡痹阻,筋肉失養(yǎng),其必然也。擬:
赤白芍各15g 炙草15g 二劑
二診:一劑痛減,二劑痛失,行立自如,獨步來診,喜形于色。詢知腿仍發(fā)僵,乃筋急不舒也,原方加苡米30g ,木瓜10g ,三劑。
按:《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北景富颊吒斡不?0余年,必然津虧血少,脈絡不暢。無寒熱,知非外邪。無壓痛,知其非實。故用芍藥甘草湯解攣急,通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