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螞蝗七

    《全國中草藥匯編》:螞蝗七拼音注音Mǎ Huánɡ Qī別名

    石螃蟹、石蜈蚣、紅螞蝗七、石棉、巖白菜[湖南常德]

    來源

    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植物螞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Hand.-Mazz.)Hand.-Mazz.],以根狀莖入藥。全年可采,曬干。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清熱利濕,活血止痛。用于小兒疳積,胃痛,肝炎,痢疾,肺結(jié)核咯血;外用治刀傷出血,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2~6錢;外用鮮根搗爛或干根研粉調(diào)水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螞蝗七拼音注音Mǎ Huánɡ Qī別名

    紅螞蝗七(《廣西藥植名錄》),石螃蟹(《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出處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為苦苣苔科植物睫萼長蒴苣苔根莖。

    生境分布

    生于深山溝谷石壁潮濕處。分布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莖扁圓柱狀,長3~12厘米,綠色,有橫紋,似螞蝗狀,下側(cè)生多數(shù)須根。葉根聚生,肉質(zhì);葉片闊卵形,先端短尖,基部心形歪斜,邊緣有鈍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白色節(jié)狀毛。聚傘花序密被節(jié)狀毛;花紫藍色。蒴果線形。熟時2瓣裂?;ㄆ诖?、夏季。

    性味

    《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微苦,涼,無毒。"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內(nèi)用止咳,治胃痛,痢疾,小兒疳疾。外用消腫止痛,接骨,治跌打。"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健脾消食,清熱除濕。治小兒疳疾,肝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6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

    治小兒疳疾:螞蝗七、餓螞蝗。煎水或蒸瘦豬肉吃。(《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ěi Sī Shí Zhú別名商陸、銀柴胡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頭花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和儲藏:立秋至秋分之間,將根挖出,去掉根莖,剪去須根......
  • 別名金鐘茵陳、吹風草、鬼麻油、土茵陳。英文名Herba Siphonostegiae藥用部位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密被銹色短毛。根有......
  • 拼音注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別名雪山點地梅、喉嚨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北點地梅的帶根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連根拔起,洗凈,曬干。生境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北沙參拼音注音Běi Shā Shēn別名萊陽沙參、海沙參、遼沙參、條沙參英文名RADIX GLEHNIAE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的干燥根......
  • 拼音注音Běi Xì Xīn別名煙袋鍋花、細參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