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小便不通脈案

    作者: 林佩琴

    鄧氏 陰虛陽搏謂之崩,崩久成漏,沖任經虛可知。據述五月間因悲思血下成塊以后,紅白相間,至仲冬后淋瀝未止,服藥不效。近又少腹重墜,兩拗掣痛如束,小便至夜點滴不通,或以為氣粗窒痛。用茜草、歸須、桃仁等通絡。不應,又以為血虛滑脫。用蒲黃、石脂、石英等鎮(zhèn)攝。淋痛更劇,脈沉弦。予謂此癥乃漏久而膀胱氣陷也,通絡則漏卮益滲,鎮(zhèn)攝則胞門益墜。法宜溫而升之,固以攝之,于理為近。用升麻(六分)、菟絲餅、赤苓(各三錢)、延胡、當歸(俱醋炒。各二錢)、阿膠、棕灰(各一錢半)、茴香、補骨脂(俱酒炒。各一錢)、沙苑子(二錢),一服得溺而掣痛止,數服淋漏俱除。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