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 人參 蓯蓉 山茱萸 白術(shù) 當(dāng)歸 肉桂 五味子 甘草 芎 防風(fēng) 茯苓 地黃
大病后,目昏自汗,此方主之。
有因而汗,雖汗無傷。無因而汗,則陽虛矣。曰∶大病后自汗且目昏,此克伐太過,陰陽俱虛。乃用十全大補加肉蓯蓉、五味、棗皮,生津液而收耗氣,不用白芍用防風(fēng)者,臟腑無恙,但皮毛之間微有病,而欲平也。間虛不受補,宜牡蠣、黃 、麻黃根、浮小麥煎服。陳來章曰∶汗乃心之液,心有火則出不止,宜牡蠣、浮小麥之咸涼,以去煩熱。陽為陰之衛(wèi),陽氣虛則衛(wèi)不固,宜黃 、麻黃根之甘溫,而實肌表。
詩曰∶大補黃 湯,元本十全意,蓉味棗皮加,致精銷陰翳。出芍入防風(fēng),相畏特相使。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 人參 蓯蓉 山茱萸 白術(shù) 當(dāng)歸 肉桂 五味子 甘草 芎 防風(fēng) 茯苓 地黃
大病后,目昏自汗,此方主之。
有因而汗,雖汗無傷。無因而汗,則陽虛矣。曰∶大病后自汗且目昏,此克伐太過,陰陽俱虛。乃用十全大補加肉蓯蓉、五味、棗皮,生津液而收耗氣,不用白芍用防風(fēng)者,臟腑無恙,但皮毛之間微有病,而欲平也。間虛不受補,宜牡蠣、黃 、麻黃根、浮小麥煎服。陳來章曰∶汗乃心之液,心有火則出不止,宜牡蠣、浮小麥之咸涼,以去煩熱。陽為陰之衛(wèi),陽氣虛則衛(wèi)不固,宜黃 、麻黃根之甘溫,而實肌表。
詩曰∶大補黃 湯,元本十全意,蓉味棗皮加,致精銷陰翳。出芍入防風(fēng),相畏特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