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暴食性障礙

    本病的特征是出現(xiàn)暴食行為而不伴有催吐。

    本病患者由于暴食而致攝入體內(nèi)熱量過多,與貪食癥不同,本病最常見于肥胖人群,患者常伴有明顯的體重增加。

    本病患者的年齡大于厭食癥和貪食癥的年齡,男性患者比較多見(幾乎約50%左右)。

    【癥狀】

    本病患者常為其暴食行為感到煩惱,大約有50%的肥胖性暴食障礙患者伴有抑郁,與之相比,沒有暴食行為的肥胖癥患者中僅約5%出現(xiàn)抑郁。雖然本病不像貪食癥那樣造成軀體功能障礙,但對那些想減輕體重的人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治療】

    本病的診斷僅是近年來才出現(xiàn),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治療程序。大多數(shù)患者都因體重增加而參加減肥治療,這樣患者很少注意到其暴食行為--其實在參加減肥的人當中,約10%~20%的人罹患有暴食性障礙。本病患者大部分愿意接受減肥治療,因為他們更關心自己的肥胖而不是暴食行為。

    根據(jù)治療貪食癥的經(jīng)驗,目前正發(fā)展治療本病的特殊措施,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抗抑郁藥和食欲抑制劑治療。雖然這兩種藥物治療措施在理論上均有控制暴食性行為的作用,但心理治療可能更有長期效果。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調(diào)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