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第180節(jié) 厭氧菌感染

    厭氧菌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細菌,它們在身體內(nèi)含氧很低的地方生長繁殖(如腸道)以及壞死組織中,特別是深部和內(nèi)臟的傷口處。這些部分其他細菌無法生存,機體的防御功能不易發(fā)揮作用。厭氧菌可不需要氧而生存,甚至某些厭氧菌在有氧存在時不能存活。它們傾向于引起形成膿液積聚的感染(膿腫)(見第175節(jié))。

    正常情況下有上千種厭氧菌在人體的皮膚和粘膜上如口腔、腸道和陰道粘膜,正常地無害地生存。在每一立方英寸的大便中可能存在數(shù)千億細菌,如果厭氧菌的特定株的正常環(huán)境被外科手術,循環(huán)很差或其他組織損傷打亂,它們能侵入宿主組織,引起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的感染。

    致病性厭氧菌包括存在于塵埃、土壤、贅生物和人及動物的腸道的梭狀芽胞桿菌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兩者為口腔、上呼吸道和大腸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其他的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為大腸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和產(chǎn)黑桿菌及梭形桿菌為口腔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癥狀和診斷】

    厭氧菌感染的癥狀取決于感染的部位,感染包括牙齒膿腫、頜骨感染、牙周疾病、慢性鼻竇炎和中耳感染,以及腦、脊髓、肺、腹腔、肝、子宮、生殖道、皮膚和血管的膿腫。

    為了診斷厭氧菌感染,醫(yī)生常采集膿液或體液標本送實驗室培養(yǎng)。這種標本必須要仔細操作,因為暴露于空氣能殺死厭氧菌,這樣的培養(yǎng)便沒有價值。

    【預防和治療】

    及時處理感染使之在擴散前被局限于特定的部位可以預防嚴重的厭氧菌感染。仔細地清潔傷口,清除異物和早期開始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在腹部外科手術前后及手術時靜注抗生素被用于預防感染。

    深部傷口感染傾向于由厭氧菌引起,這種感染最初的處理為膿腫引流和外科清除壞死組織(清創(chuàng)術)。因厭氧菌很難在實驗室生長,醫(yī)生常在知道實驗室培養(yǎng)結果之前開始用抗生素。深部傷口感染常含有一種以上的細菌,所以同時可給予各種各樣的靜注抗生素。青霉素用在口腔和咽部混合細菌引起的感染。因為腸源性感染常包括脆弱類桿菌,其對青霉素有耐藥性而應用其他的抗生素。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