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精要》 轉胞病

    作者: ?

    胞轉證候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強忍小便,或風急疾走,或飽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氣上逆,氣逼于胞,故屈戾不得舒張所致,非小腸、膀胱受病而用藥所能利也。法當落其氣則愈,若胞落即殂。凡病患稟受弱者,憂悶多郁、性躁急者,食味濃者,多有之。古方用滑利藥鮮效。因思胞水自轉,為胎所壓,胎若舉起,胞系自疏,水道自通矣,宜補中益氣湯。服后探吐,以提其氣自通。通后即用參、 大補,恐胎墮也。

    丹溪曰∶有婦妊孕九月轉胞,小便不出,下急腳腫不堪步,診脈右澀左稍和,此飽食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下墜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故水竅不能出,方用參、術、陳皮、炙草、歸、芍、半夏、生姜,補血養(yǎng)氣,氣血既旺,胎系自舉,頓飲之,探喉令吐,如是四服,小便通下皆黑水,復重調補而愈。又妊娠七八月,小便不通,診之脈細弱,此由中氣虛怯,不能舉胎,胎壓其膀胱下口,因不得溺,用補中湯,加升舉之藥。因藥力未至,脹痛難忍,遂令老婦用香油涂手,自產(chǎn)戶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隨以大劑參 補之。 至三日后,胎漸起,小便如故?!蹲C治》

    曰∶轉胞之說,胞為所逼而側,名胞者,即膀胱也。然子淋與轉胞相類,但小便頻數(shù),點滴而痛地得,為子淋,膀胱小腸虛熱也。虛則不能制水,熱則不能通利,故淋若頻數(shù),出少不痛者,為轉胞,間有微痛,終與子淋不同。

    《經(jīng)》曰∶婦子胞氣。又曰∶胞移熱于膀胱。又曰∶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凡此胞字皆音包,以子宮為言也。《靈樞》

    曰∶膀胱之胞薄以懦,音拋,以當溲脬而為言也。胞物有三,而字則相同,奈何后人不解其意,或忍膀胱與尿胞為二物,又因《類纂》曰∶膀胱者,胞之室,反以子胞與膀胱為一物,其誤甚矣。夫膀胱即脬,脬即膀胱也。為得復有一物,居膀胱之內(nèi),者乎?其以子胞與膀胱為一物者,試不思轉胞下壓膀胱,以致小便不通者,則胞在上,更膀胱在下,則其部位各別,而非一物更明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