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肝實(附論)

    作者: 朱梓

    夫左手關(guān)上脈。陰實者。足厥陰經(jīng)也。肝實之狀??嘈南聢詽M。常兩脅痛?;蛞「?。

    忿忿其脈氣盛故其證如此。左手關(guān)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厥陰與少陽經(jīng)實也。病苦胃脹。嘔逆。食不消。

    瀉肝湯療肝氣實。目赤若黃。脅下急。小便難。

    人參甘草(炙各二兩)生姜(五兩)黃芩(二兩)半夏(一升洗)大棗(十四枚擘)上切服。

    犀角地黃湯治肝臟壅實。風熱客搏經(jīng)絡(luò)。動于心肺上膈。痰癖。喉嗌干燥不利。

    四肢淫濼犀角(鎊屑一兩)熟干地黃(洗切焙三兩)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赤箭石菖蒲銼)木香當兩半)上粗汁

    驅(qū)風湯治肝實熱。兩眼赤澀疼痛。頭重。心煩。上焦壅滯。

    蔓荊實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升麻決明子黃芩(去黑心)赤芍藥甘草(炙)花麥門冬(去心各半兩)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面炒)梔子仁(各一兩)上精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

    瀉肝散治肝實熱。心膈壅滯。虛煩。

    干菊(半兩)決明子(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枳殼(半兩面炒微黃去瓤)防風兩銼微炒)甘草(一錢炙微赤銼)馬牙硝(一錢研)龍腦(一錢研)麝香(一錢研)上為末。

    入后三味。更同研令勻。每于食后。煎麥門冬湯。調(diào)下一錢。忌炙爆熱面。

    瀉肝湯治肝臟積熱。氣昏血澀?;蛞蚴乘嵛镞^多。肝血積不散。氣血俱病。兩脅

    下非時氣動。每動左脅下有聲。右脅相應(yīng)。日漸胃脘結(jié)塊。使人心腹?jié)M悶。上沖咽喉。

    頭目不利。睡臥不安。如蟲所嚙。心肝非時氣逆。上筑咽喉。須是開口吐氣。方得稍快

    。須臾。卻平復(fù)如故。大抵此病根起于肝。相刑于脾。故病作時。先起于脅下。方入胃

    脘。宜服此藥。

    荊芥穗連翹羌活(去蘆頭)牡丹皮黃芩(去黑心)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當歸(切粗搗篩。

    此藥數(shù)日后服前藥已瘥。更

    射干散

    射干桂(去粗皮)牛膝(酒浸切焙)牡丹皮鱉甲(醋炙去裙)牽牛子(炒)大黃(銼錢)半如毒

    遠志散治肝邪熱。出言反常。乍寬乍急。

    遠志射干杏仁大青(各一兩半)茯神麥門冬葛根甘草(各一兩)芍藥(一兩三合煮竹葉一

    洗肝湯治肝實。兩脅脹滿。氣急。眼昏。

    柴胡(去苗)鱉甲(醋炙去裙各二兩)桔梗(一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檳榔(銼)術(shù)(一兩半)煎至六分。

    竹瀝瀉熱湯治肝實熱。陽氣伏邪熱。喘逆。悶恐。目視物無明??窦?。非意而

    言者。

    竹瀝(一升)麻黃大青梔子仁升麻茯苓玄參知母(各三分)生葛石膏生姜須利分。

    羌活散治肝氣壅實。熱刑于脾。食已即吐。大便黃赤。忽覺背寒。唇破焦赤。忽

    時黑色。

    己巳己亥年。常宜吃此方。

    羌活(去蘆頭)雞蘇(去梗)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蒺藜子(炒去角)荊芥穗牡丹每服二錢防頭

    防風散

    (出千金方)

    治肝實熱。夢怒。虛驚。

    防風茯苓葳蕤白術(shù)橘皮丹參(各一兩三錢)細辛(二兩)甘草射干(各一兩)帛裹。

    以井

    瀉肝防風散

    (出圣惠方)

    治肝實熱。夢怒。驚恐。

    防風(三錢去蘆尖)犀角屑(半兩)赤茯苓(半兩)葳蕤(半兩)射干(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細辛(半兩)白蘚皮(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上為細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

    瀉肝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肝實熱。頭疼目眩。心膈虛煩。大腸不利。

    柴胡(三兩去苗)玄參(半兩)甘菊花(半兩)地骨皮(半兩)羌活(半兩)細辛(半兩)兩)甘草(炙毒物。

    連翹散

    (出護命方)

    治肝壅盛。脅下結(jié)塊。腹內(nèi)引痛。大小便赤澀。飲食減

    少。大腹常熱。

    連翹荊芥穗鱉甲(醋炙去裙)梔子仁射干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當歸(熱水調(diào)下。

    食后臨臥服。如大腹冷。減地黃。小便多。減射干。

    瀉肝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肝實熱。目痛。胸滿。心煩。

    前胡(一兩去蘆頭)秦皮(一兩)細辛(一兩)梔子仁(一兩)赤茯苓(一兩)黃芩(一兩)明子(一兩)

    治五十歲以上丈夫婦人。肝臟風壅。吃食減少。五日六日不出后。羸瘦。少氣。

    其脈洪大。

    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半夏(二銖)牽牛(一兩)上細搗。羅為末。食后。

    瀉肝黃芩散

    (出圣惠方)

    治肝氣壅實。四肢煩悶。

    黃芩(三錢)赤茯苓(三錢)甘草(三錢炙微赤銼)川大黃(三錢銼碎微炒)枳殼(三錢面錢)上為散。每

    瀉肝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肝臟實熱。頭目昏疼。指節(jié)不利。項強。心煩。

    胸中滿悶。

    川升麻(三錢)蕤仁(半兩)前胡(半兩去蘆頭)秦皮(半兩)川芒硝(一兩)甘菊花(半上為散。

    地黃煎

    (出千金方)

    治邪熱傷肝。好生悲怒。所作不定。自驚恐。

    生地黃淡竹葉生姜車前草干藍(各切一升)赤蜜(一升)丹參玄參(各四兩)茯煎三兩沸。分三服。

    羌活湯

    (圣濟總錄)

    治肝實風壅。眼目昏澀。上焦不利。

    羌活(三分去蘆頭)木香蒺藜子(炒去角)青葙子甘菊花麥門冬(去心)枳殼(去瓤子大。

    每服

    秦艽散

    (出護命方)

    治肝氣實壅。上攻頭目。筋脈拘急。疼痛。大小便赤熱

    。及臂上腳內(nèi)疼秦艽(去土)當歸(切焙)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荊芥穗連翹虎杖芎牡

    瀉肝湯治肝實熱。陽氣伏邪。脅痛。忿忿悲怒。發(fā)熱。喘逆滿悶。目痛。視物不

    明??窦虑昂ㄈッ纾┎窈仄ぃㄈゴ制ぃ┘毿翖d子仁黃芩升麻蕤仁決明子(各等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芒硝一錢。煎溶。不以

    四順散治肝臟實熱壅盛。利胸膈。

    決明子(蜜炙)甘菊花(各一兩)附子(炮制去皮臍)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蒺藜子用米泔水調(diào)

    柴胡散治肝氣實熱。頭目眩。目赤。胸中煩悶。夢寐驚恐。肢節(jié)不利。

    柴胡(去蘆)地骨皮(去木)玄參羚羊角甘菊花(去枝梗)赤芍藥黃芩(各一兩)甘

    治肝氣壅盛。項痙急。背膊勞倦。精神昏悶。小便赤澀。兩眼赤痛??谏嗌彙?/p>

    急時背冷。

    射干秦艽荊芥穗山梔薄荷羌活連翹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棗三枚

    柏子仁丸

    (出圣濟總錄)柏子仁(一兩)防風(去叉)黑豆(煮爛研作膏用)白蒺藜(炒各半兩)車前子(一兩)甘搗羅為

    牛膝木瓜湯治肝虛。遇歲氣燥濕更勝。脅連腹拘急。疼痛。耳聾。目赤??饶?。

    肩背連尻牛膝(酒浸)木瓜(各一兩)芍藥杜仲(去皮姜制炒斷絲)枸杞子黃松節(jié)菟絲子(酒浸)片。棗一枚。煎至七分服。

    蓽茇丸

    (出圣濟總錄)

    治肝元氣虛。四肢勞倦。飲食不消。背痛。頭旋?;?/p>

    時寒熱。肢節(jié)疼蓽茇(洗炒三兩)干姜(白者炮一兩半)胡椒(炒)甘草(炙各半兩)人參桂木香白茯鹽湯

    補青丸

    (出楊氏家藏方)

    養(yǎng)肝益精。滋榮目力。

    菟絲子(一斤洗凈用酒浸三宿炒別杵末)熟干地黃(洗焙一斤)車前子(炒)枸杞子(揀凈)分)上為細末。每服

    治肝積氣滯。在左脅下。遇病作。則左邊手足頭面昏痛。

    干葛(一兩)麻黃(二分)側(cè)子(一個)川芎甘草防風羌活枳實芍藥桂枝當

    茯神湯治肝臟實熱。風氣上攻。煩渴。

    茯神(去木)黃(銼)麥門冬(去心)栝蔞根(各一兩)酸棗仁(炒)羌活(去蘆頭)葛一盞半。

    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

    羚羊角散治肝勞實熱。兩目赤澀。煩悶。熱壅。胸里炎炎。

    羚羊角(鎊)柴胡(去蘆)黃芩川當歸決明子羌活(去蘆)赤芍藥甘草(炙等分)

    白茯苓丸治肝臟實熱。上攻頭目昏眩。兼治風化痰。鎮(zhèn)心安神。

    白茯苓(去黑皮)人參麥門冬(去心)酸棗仁(各炒一兩)甘草(炙銼)丹砂(別研各三丸。

    郁李仁散治肝臟壅熱。三焦不利。胸膈滿悶。睡臥不安。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大黃(銼炒各一兩)梔子仁(研)樸硝(研)干荷葉甘草(炙銼)

    治肝臟實熱。相刑于脾。脾既受病。先當診其脈氣。若肝脈弦緊?;蚱⒚}輕帶弦急

    。即宜先服此通肝氣飲子。后吃脾藥也。脾受肝熱邪。多生吐逆。受肝冷邪。多生飧泄

    。

    荊芥穗防風羌活蔓荊子川芎連翹山梔子麻黃(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