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唇緊

    作者: 朱梓

    (附論)唇緊之候。其本與唇瘡間。瘡未及瘥。熱積在胃。復(fù)為風(fēng)濕所搏。致令唇發(fā)腫瘡。緊而痛。

    脈。

    點綠袍散。如或不愈。貼赴筵散。又不愈。貼鉛白霜散。則安愈矣。

    甲煎唇脂

    治唇裂口臭。

    可先以麻搗泥。泥兩口。好瓷瓶。容一斗以上。各濃半寸。曝令干。

    甘松香(五兩)艾納香苜蓿香茅香(各一兩)藿香(三兩)陵零香(四兩)上六味。先取一斗五滿。然后上色沉香(三斤)雀頭香蘇合香(各三兩)白膠香白檀香(各五兩)麝香甲香丁香升和香。納件油瓶。令口與地平。以香瓶合覆油瓶上。令兩口相當(dāng)。以麻搗泥。泥兩瓶口際。令牢密。

    可濃半寸許。用糠壅瓶上。濃五寸。燒之?;鹩M即加糠。三日三夜勿令火絕。計糠十二石訖。停二日。令冷出之。別煉蠟八筋煮數(shù)沸。納紫草十二兩。煎數(shù)十沸。取一莖紫草向爪甲研看。紫草骨白出之。又以綿濾過。與前相合令調(diào)。乃內(nèi)朱砂粉六兩。攪令相得。少冷未凝之間。傾置竹筒中。用紙裹麻纏之。待凝冷解開。任意用之。計此可得五十鋌。

    甲煎口脂

    (出千金方)

    治唇白無血色及口臭。燒香澤法。

    沉香甲香丁香麝香檀香蘇合香薰陸香零陵香白膠香藿香甘松香澤蘭綿濾內(nèi)瓷中。余入八種香搗作末。以蜜和。勿過濕。納著一小瓷瓶中令滿。以綿裹口。十字絡(luò)之。以小瓶覆大瓶上。兩口相合。密泥泥之。乃掘地埋油瓶。令口與地平。乃聚干牛糞燒之。一方用糠火燒之。七日七夜不須急。滿十二日火尤佳。待冷出之即成。其瓶并須熱泥勻濃一寸。曝干乃可用。

    順脾養(yǎng)肌散

    治唇緊。

    山芋桂(去粗皮)白芷甘草白術(shù)(各一兩)人參訶子肉白茯苓黃木香(各

    五?;?/p>

    (出危氏方)

    治唇舌腫破生瘡。煩渴。

    玄參(洗焙)北梗(各二兩)茯苓(二兩半)人參(半兩)馬牙硝(枯)青黛(各一兩)甘煉蜜丸如皂子大。以薄荷

    瀉黃飲子

    (出危氏方)

    治風(fēng)熱蘊(yùn)于脾經(jīng)。唇燥沈裂無色。

    水銀膏療緊唇。病源云。脾與胃合。胃為足陽明。其經(jīng)脈起于鼻。環(huán)于唇。其支脈入絡(luò)于冷或熱。乍瘥乍發(fā)。積月累年。謂之緊唇。并治之。

    水銀硫黃青礬(各研)苦參(各二兩末)絳緋(方三寸)亂發(fā)(一雞子大)細(xì)辛(三兩石藥及蠟。成膏。敷于唇上患處極效。一方有乳香。

    清脾湯

    (出三因方)

    治意思過度。蘊(yùn)熱于脾。口干唇燥。沈裂無色。

    石硫黃膏

    (出圣惠方)

    療緊唇瘡。久不瘥。

    石硫黃(研)白礬(燒)朱砂(研)水銀麝香黃柏末(各一分)上和水銀研于瓷缽中

    菊花丸

    (出三因方)

    治脾肺氣虛。憂思過度。營衛(wèi)枯耗。唇沈緊?;蚩谖巧彙H萆荽帷?/p>

    男子精少。女子血衰。悉治之。

    甘菊花枸杞子肉蓯蓉(酒浸洗切)巴戟(去心各等分)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三

    胡粉膏

    (出圣惠方)

    治緊唇瘡。疼痛不可忍。

    胡粉(三分)黃連(三分去須)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麝香(一錢細(xì)研)上為末。用臘月豬

    羌活散

    (出三因方)

    治風(fēng)濕入脾。致唇動揭。頭痛目眩。及四肢浮腫。如風(fēng)水之狀羌活三分(兩)茯苓薏苡仁(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

    入淡竹

    煉蠟合甲煎法

    (出千金方)

    治唇白無血色。

    蠟紫草(各一兩)上先煉蠟令消。納紫草煮少時。候看以紫草向指甲研之。紫草心白即出便成

    白燈散

    (出千金方)

    治唇緊。

    上纏白布作大燈柱如指。安斧刃上。燃燈柱令刃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

    蠐螬散

    (出圣惠方)

    治沈唇。上用干蠐螬燒末。和豬脂。臨臥敷之。一方水敷之。治緊唇。

    橄欖散

    (出海上方)

    治唇緊燥生瘡。

    上橄欖不拘多少。燒灰為細(xì)末。以豬脂和。涂患處。一方用核中仁細(xì)研敷之。

    立效散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治唇緊瘡疼。

    訶子肉五倍子(各半兩)上為細(xì)末。干貼唇上。立效。

    杏仁膏

    治唇破裂口瘡。

    上用杏仁細(xì)嚼。用豬膏調(diào)。敷唇上破處。

    又方

    治緊唇。

    上用自死螻蛄燒灰敷之。

    又方

    治緊唇。

    上炙松脂粘貼。取瘥。

    又方

    治緊唇。

    上取蛇皮拭凈。燒灰敷之。又一方。以生油調(diào)敷之。

    又方

    治緊唇。

    上火炙蠟。貼唇取瘥。

    又方

    治緊唇。

    上以燒鱉甲及頭。令煙盡。為末敷之。日三度。

    又方

    治冬月唇緊坼血出。

    上搗桃仁。豬脂和敷之。

    又方

    治遠(yuǎn)行唇口面皴裂。

    上用煎熟豬脂。將行夜。常取敷面。設(shè)行萬里。野宿不損。

    又方

    治唇緊。

    上用馬齒莧煮汁。洗緊唇。

    又方

    治唇緊。燥裂生瘡。

    上用豬腎包安腎丸。以紙固之煨熟。好酒送下。臨臥服之。如無安腎丸。以八味丸代之妙。

    又方

    治緊唇瘡。

    上用人溺白。燒研末敷之。

    又方

    治唇舌忽生瘡。

    上用燒雞屎白為末。以布裹著瘡上含之。

    又方

    療唇舌忽生瘡。

    上用雞舌香末。以綿裹含之瘥。

    又方

    治唇緊

    刺薊(一兩)上搗汁。日曝之令濃。先捏口唇令血出。以藥汁涂之。兼療刺風(fēng)甚驗。

    又方

    治唇緊。

    皂莢末上以少許。水調(diào)涂之。

    又方

    治緊唇。

    大黃(一分)上搗為末。每用少許。醋調(diào)涂之。

    又方

    治緊唇。

    上用屠兒肉機(jī)上垢。燒涂。

    又方

    療沈唇緊唇。及燥裂生瘡。面無顏色。

    (一名青灰散)上以青布卷燒炷。著斧上取汁涂。一方酒服之?;蜇i脂涂?;驘?。水調(diào)服。

    又方

    治緊唇。

    上取綠礬。于熨斗內(nèi)熬。候汁盡。研為末。醋調(diào)涂于鼻子上。貼之至來日。去卻藥。安蔥白皮瘡上。以火炙油木梳熨之。不過三上瘥。

    又方

    治緊唇。

    上用亂發(fā)、蜂房、及六畜毛等分。燒灰研為末。貼于瘡上。若以豬脂和涂亦佳。

    凡口唇開破。用藥兩頭封貼。卻以帛片看橫直加封于藥上。再粘貼。牢住所封藥。不令開落凡上下腮口唇齒傷?;騼?nèi)外橫直落破。有臭膿莫出。凡處少言語?;螨X傷且先安齒住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