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之道大矣??梢责B(yǎng)生,可以全身,可以盡年,可以利天下與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茍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豈瘼,迨及后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僅可一二數(shù),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shù),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予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并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y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刻意方書,誓欲以救物為心。杳冥之中
題為普濟本事予既以救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醫(yī)之道大矣??梢责B(yǎng)生,可以全身,可以盡年,可以利天下與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茍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豈瘼,迨及后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僅可一二數(shù),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shù),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予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并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y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刻意方書,誓欲以救物為心。杳冥之中
題為普濟本事予既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