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忽遍身皮底混混如波浪,身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謂之氣奔。以苦杖、人參、青鹽、細辛各一兩,作一服。水煎,細飲盡愈。(苦杖,一名虎杖;一名斑杖;一名酸杖。
莖似紅蓼,葉圓似杏,枝黃似柳,花狀似菊,色似桃花。一種斑杖似 頭者,與此草同名,異物不可誤) (夏子益奇疾方)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忽遍身皮底混混如波浪,身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謂之氣奔。以苦杖、人參、青鹽、細辛各一兩,作一服。水煎,細飲盡愈。(苦杖,一名虎杖;一名斑杖;一名酸杖。
莖似紅蓼,葉圓似杏,枝黃似柳,花狀似菊,色似桃花。一種斑杖似 頭者,與此草同名,異物不可誤) (夏子益奇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