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儒門事親》 因寒腰強不能屈伸九十四

    作者: 張從正

    北人衛(wèi)德新,因之析津,冬月飲寒則冷,病腰常直,不能屈伸,兩足沉重,難于行步。途中以床舁遞,程程問醫(yī),皆云腎虛,以蓯蓉、巴戟、附子、鹿茸皆用之,大便反秘,潮熱上周,將經(jīng)歲矣。乃乞拯于戴人。戴人曰∶此疾十日之效耳!衛(wèi)曰∶一月亦非遲。戴人曰∶足太陽經(jīng)血多,病則腰似折, 如結, 如裂。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況腰者。腎之府也,身中之大關節(jié),今既強直而不利,宜咸以軟之,頓服則和柔矣?!峨y經(jīng)》曰∶強力入房則腎傷而髓枯,枯則高骨乃壞而不用,與此用同。今君之證,太陽為寒所遏,血墜下滯腰間也,必有積血,非腎也。節(jié)次以藥,可下數(shù)百行,約去血一、二斗;次以九曲玲瓏灶蒸之,汗出三、五次而愈,初蒸時至五日,問曰∶腹中鳴否?

    未也。至六日覺鳴,七日而起,以能揖人。戴人曰∶病有熱者勿蒸,蒸則損人目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