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懸解》 少陽本病 腑病臟病連經(jīng)

    少陽以甲木而化氣于相火,經(jīng)在二陽三陰之間,陰陽交爭(zhēng),則見寒熱。久而陽勝陰敗,但熱而無寒,則入陽明,陰勝陽敗,但寒而無熱,則入太陰。小柴胡清解半表而杜陽明之路,溫補(bǔ)半里而閉太陰之門,使其陰陽不至偏勝,表邪解于本經(jīng),是謂和解。

    少陽之經(jīng),自頭走足,下行則相火蟄藏而溫腰膝,上逆則相火燔騰而焚胸膈。相火升炎,津血易耗,是以少陽之病,獨(dú)傳陽明者多。大柴胡湯,治少陽之經(jīng)而兼陽明之腑者。以此溫針、汗、下,亡津耗血之法,俱少陽之所切忌,恐其陰傷而入陽明也。然太陽少陽合病,則有嘔利之條。嘔利者,非太陽、少陽之病,而實(shí)陽明之病也。緣甲木郁則克戊土,胃以倉稟之官,而被甲木之邪,經(jīng)迫腑郁,不能容納,故病上嘔而下利。究之胃病則氣逆,逆則為嘔,脾病則氣陷,陷則為利。嘔多者,少陽傳陽明之病,利多者,少陽傳太陰之病也。然則少陽之傳太陰者,正自不乏,其義見于第十八章,曰:傷寒六七日,其人煩躁者,陽去入陰也。則篇中不必瑣及,而大旨炳然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duì)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劉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