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通淋,瀉濕熱
甘寒淡滲。除小腸、膀胱血分濕熱。
治腫滿、五淋、莖痛。得梔子、牙硝、硼砂,治傷寒熱狂(大熱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義也)。
莖細(xì)如線,引竹木上。葉級(jí)皺處,有砂黃赤色。忌火。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通淋,瀉濕熱
甘寒淡滲。除小腸、膀胱血分濕熱。
治腫滿、五淋、莖痛。得梔子、牙硝、硼砂,治傷寒熱狂(大熱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義也)。
莖細(xì)如線,引竹木上。葉級(jí)皺處,有砂黃赤色。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