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溯源集》 長沙無朱雀湯說

    作者: 錢潢

    或問漢張仲景立傷寒論。其中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治風(fēng)寒暑濕之邪。東有青龍湯。西有白虎湯。更有北方之真武湯。中央雖無勾陳之名。而有建中理中之治。獨無南方朱雀湯者。何也。意者南方屬火。太熱而不可用歟。抑制方時遺失而未之有歟。曰非也。張仲景乃漢建安時人。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始受術(shù)于同郡張伯祖。蓋儒而通于醫(yī)者也。晉玄晏先生皇甫謐序甲乙經(jīng)云。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農(nóng)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而為傷寒論。學(xué)貫天人。理窮精奧。凡陰陽消息。變化屈伸。靡所不通。

    其所著之論。但默具其理于六經(jīng)證治之中。而不顯言其故者。蓋以陰陽理數(shù)。奧妙難知。恐天下后世賢愚不等。

    不能盡通其理故耳。此正顯仁藏用之妙。非秘密而不宣也。后之讀之者。又誰得其皮與其骨哉。今以子之問。

    請試論之。夫青龍者。東方之神。屬木而主疏泄。猶天地之陽氣郁伏。至春木行令。則陽氣上騰而為風(fēng)。陽氣鼓動。雷雨滿盈。而郁結(jié)之氣得伸矣。白虎者。西方之神。屬金而主清肅。天地之暑熱郁蒸。至秋金行令。

    則天氣下降。涼風(fēng)薦爽。玉露沛零。而郁熱之邪解矣。真武者。北方之神。屬水與火。故玄武之中。蛇附焉。

    即坎卦一陽居于二陰之象也。坎本坤體。以坤體之中。干陽居焉。所以專主閉藏其陽氣于寒水之中。而為龍蛇之蟄。故曰潛龍勿用。若夫失精泄汗。陽氣外泄。真火虛衰。無根失守。亢害上炎。下焦虛冷。厥逆惕。故以真武湯救之。導(dǎo)使歸源。令龍火潛淵。然后波恬浪息。是北方治水之中。已具南方治火之法。不必朱雀湯也。然朱雀者。

    南方之神。丙丁離火是也。乃后天之火。非前坎中之火也。然朱雀之用。能瀉后天。能補先天。可寒可熱。

    所以能瀉能補。隨其所在。故不可有定名也。如論中之大黃黃連瀉心湯竹葉石膏湯越婢一湯葛根黃連黃芩湯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大小調(diào)胃承氣等湯。皆瀉后天實火之劑也。而無朱雀之稱者。蓋有深意存焉。是故風(fēng)寒暑濕燥火者。天之六氣也。水火木金土者。地之五行也。六氣無形而五行有質(zhì)。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所以日月星辰為天之四象而分陰陽。水火土石為地之四象而分剛?cè)帷j庩枱o形。而日月星則無形中之有形者也。

    至辰則終無形也。剛?cè)嵊畜w。而水土石則成形中之有質(zhì)者也。至于火則有形而無質(zhì)矣。是以邵子皇極經(jīng)世云。

    天辰不見。地火常潛。彼蒼蒼者辰。初未嘗有十二辰之分界也。不過推步家指畫其經(jīng)界耳。與九州之分野無異也。

    即使大地原無界畔。亦無過積。算家分其畎畝阡陌耳。與天辰之分為十二無異也。至于火之一象。用之則有。

    舍之則無。用時雖見其形。而實無體。滅之則形體全無矣。既無定形。又無實證。故不可有朱雀湯也。所以地理家五行皆有巒頭星體。而火星終不結(jié)穴。至理然也。夫火之為物。無處無之?;蛟⒅T金石?;蛉≈T鉆燧?;虿刂T冰土。皎日之中。得之陽燧。幽陰之境。野燒如焚。至于積油生焰。照酒延燒。俱能無中生有?;痣m不能獨立形體。

    必藉他物成形。然無往而不為妙用。使天地?zé)o火。則不能生長萬物。人身無火。則不能常有其生。水無火之暖。

    則凝結(jié)而不流通。木無火之暖。則郁遏而不條達。金無火之熔化。則不能成其器用。土無火之噓培。則不能發(fā)育萬類。

    天地萬物。無火不成。無往而不為用。故重于用而略于體也。是以仲景立方。在太陽經(jīng)誤治中。即有桂枝加桂湯。

    桂枝加附子湯。真武四逆等湯之用。在陽明一經(jīng)。俱屬胃家實熱。尚有吳茱萸湯。及陽明中寒例中。有陽明脈遲。食難用飽。又陽明中寒。欲作固瘕。及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等條。亦有四逆湯之治。此皆補先天火虛之劑也。陽經(jīng)用之??芍^有經(jīng)有權(quán)。能變能化。況三陰篇之陰寒證治乎。是仲景雖不立朱雀湯。而朱雀已無往而不用之矣。其屢用之而不立湯名者。蓋亦重其用而略其體也。其深明羲皇之四象。而預(yù)得康節(jié)地火常潛之義乎。嗚呼。茍非洞徹陰陽。深知理數(shù)。而能如是乎。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