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類方》 茵陳蒿湯(五)

    作者: 徐靈胎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茵陳為主藥。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小盒飯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此秘法也。

    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引水漿飲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本草》∶茵陳主熱結(jié)黃膽。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陽明瘀熱。茵陳湯主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