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四圣心源》 色疸

    腎主蟄藏,相火之下秘而不泄者,腎藏之也。精去則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濫,浸淫脾土,脾陽頹敗,則濕動而寒生。故好色之家,久而火泄水寒,土濕陽虧,多病虛勞,必然之理也。水土寒濕,不能生長木氣,乙木遏陷,則生下熱。土木合邪,傳于膀胱,此疸病所由生也。

    其濕熱在于肝膽,濕寒在于脾腎。人知其陰精之失亡,而不知其相火之?dāng)⌒梗匾宰剃幹鷿裰?,敗其脾腎微陽,是以十病九死,不可活也。

    甘草茵陳湯

    茵陳三錢梔子三錢大黃三錢甘草三錢,生

    煎大半杯,熱服。

    治谷疸腹?jié)M尿澀者。

    服后小便當(dāng)利,尿如皂角汁狀,其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茵陳五苓散

    白術(shù) 桂枝 豬苓 茯苓 澤瀉

    等分,為散,每用五錢,調(diào)茵陳蒿末一兩,空腹米飲和服一湯匙,日三服。多飲熱湯,取汗。

    治日暮寒熱者。

    硝黃梔子湯

    大黃四錢芒硝三錢梔子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

    治汗出腹?jié)M者。

    梔子大黃湯

    梔子三錢香豉三錢大黃三錢枳實三錢

    煎一杯,熱分三服。

    治酒疸心中懊憹熱疼,惡心欲吐者。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甘草 茯苓

    等分,為末,大麥粥汁和服一湯匙,日三服。

    治色疸額黑身黃者。

    服后病從大小便去,尿黃糞黑,是其候也。

    色疸,日晡發(fā)熱惡寒,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熱,腹脹滿,身黃,額黑,此水土瘀濁之證,宜瀉水去濕,通其二便。仲景用硝礬散,硝石清熱,礬石去濕。此變而為滑石、元明粉,亦即硝礬之意。用者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

    黃疸之家,脾腎濕寒,無內(nèi)熱者,當(dāng)用姜、附、茵陳,不可誤服硝黃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