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概述】小兒尿頻是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健全,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一種泌尿系統(tǒng)功能性疾病,又稱小兒神經(jīng)性尿頻。它與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頻不同,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頻為頻數(shù)短淋澀痛,即膀胱刺激征。此病則無。主要由于腎氣不足,過度緊張及寒冷有關。
【手穴治法】
(一)艾灸法
選穴:腎穴(夜尿點)
操作:用艾條或艾炷灸。艾條熏灸,每日1次,每次20分鐘。艾炷可以直接灸或隔姜灸。每次3~5壯。
(二)針刺療法
方法1:
選穴:夜尿點
操作:取雙側夜尿點。用28號1寸毫針直刺皮下即可,留針15分鐘,其間運針1~2次,每日1次,5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配合中藥治療。
方法2:
選穴:中渚
操作:患兒微握拳,常規(guī)皮膚消毒后,取1寸毫針直刺0.3~0.5寸,每日或隔日1次,如虛寒,膀胱失約、可灸3~5壯,或用艾條灸10~20分鐘。
按語:中諸,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之腧穴,有通調水道,宣暢三焦之氣,使水有所制。故對尿頻治療有效。
(二)推拿療法
選穴:腎經(jīng)、脾經(jīng)、命門(手)、膀胱(手)
操作:旋推或直推腎經(jīng)或脾經(jīng)約200次。此兩穴均用補法。推膀胱或命門約100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概述】小兒尿頻是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健全,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一種泌尿系統(tǒng)功能性疾病,又稱小兒神經(jīng)性尿頻。它與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頻不同,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頻為頻數(shù)短淋澀痛,即膀胱刺激征。此病則無。主要由于腎氣不足,過度緊張及寒冷有關。
【手穴治法】
(一)艾灸法
選穴:腎穴(夜尿點)
操作:用艾條或艾炷灸。艾條熏灸,每日1次,每次20分鐘。艾炷可以直接灸或隔姜灸。每次3~5壯。
(二)針刺療法
方法1:
選穴:夜尿點
操作:取雙側夜尿點。用28號1寸毫針直刺皮下即可,留針15分鐘,其間運針1~2次,每日1次,5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配合中藥治療。
方法2:
選穴:中渚
操作:患兒微握拳,常規(guī)皮膚消毒后,取1寸毫針直刺0.3~0.5寸,每日或隔日1次,如虛寒,膀胱失約、可灸3~5壯,或用艾條灸10~20分鐘。
按語:中諸,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之腧穴,有通調水道,宣暢三焦之氣,使水有所制。故對尿頻治療有效。
(二)推拿療法
選穴:腎經(jīng)、脾經(jīng)、命門(手)、膀胱(手)
操作:旋推或直推腎經(jīng)或脾經(jīng)約200次。此兩穴均用補法。推膀胱或命門約100次。